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啦!陪伴你这么多年的文具,竟然藏着这么多的秘密

2017-02-13 深港书评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hello,everybody!又到开学季,是不是应该去文具店补充“弹药”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甚至工作后,我们都离不开文具。


数起这些文具,你可能闭着眼睛都能列出一串名字,回形针、图钉、铅笔、圆珠笔、橡皮、涂改液、笔记本、荧光笔、便利贴、订书机、文件夹......(还有什么?不服来比


也许,作为一个狂热的文具爱好者,各大品牌的手帐本、钢笔、圆珠笔、胶棒等等你都能如数家珍……可是,你造吗——


铅笔为啥叫“铅”笔;


为何有些图钉头顶宽大像“大头爸爸”,有些却长成了“小头儿子”;


上世纪末风靡全球的MTV音乐录影带居然与涂改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给固体胶棒发明者以灵感的缪斯女神竟然是位在飞机上描画口红的不知名lady......……



还有,被文具控们奉为“文青三宝”之一的Moleskine笔记本,也是海明威、梵高、毕加索们的心头好;


在橡皮被发明出来之前,绘图师们不得不经常克扣自己的口粮——面包——来擦除图纸上的错误。



这些隐藏在文具发展史后面的小秘密,被一位痴迷于文具的“重度恋物癖”一一詹姆斯·沃德一一挖掘出来,写就了这本《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痴迷于文具的詹姆斯·沃德在故乡小镇的独立文具店闲逛,某个不起眼角落里的一只蒙尘的古董文具盒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将这只文具盒带回家中,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具主题旅程就此开启——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

(英)詹姆斯·沃德 著,张健 译

重庆出版社

2016年9月


千万不要小看你办公桌上的任何一件小小的文具,

它们的经历也许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也许,对你来说,文具只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物件,可这些小物件的前世今生却与人类的命运沉浮相依相伴。从最初的粗粝笨拙,到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样貌,文具们在演进的道路上究竟经历过些什么?


那些隐藏于文具中的人类文明的历史脉络、各大文具品牌间的恩恩怨怨、各种关于文具的戏谑段子,真的会让你欲罢不能!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詹姆斯·沃德的文字,开展这段奇妙文具之旅吧~



1

不只是你,这些文艺界大咖也是文具控


作家用钢笔或打字机写作时,不容有错,但用铅笔则犯错也无妨。有了文字处理软件,我们只要按个键就能删掉一整段。在那之前,擦掉错的段落重写比从头开始重写要好得多吧。“我每次写初稿都用铅笔”,诺贝尔奖得主托尼·莫里森1993年在《巴黎评论》采访中表示,“我喜欢用黄色的法用拍纸簿,加上一支好用的2号铅笔。”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


斯蒂芬·金1989年出版的小说《黑暗的另一半》中,明确展示了铅笔的力量,它能影响作家的创造力。


这本书中,作家泰德·波蒙特用乔治·斯塔克这个笔名写了几本小说。波蒙特喜欢用打字机写小说而斯塔克喜欢用铅笔。当波蒙特试图杀死他的第二自我(即斯塔克),专心写作时,铅笔变成了一种图腾,象征着两个作家之间的不同。他们相互厮杀,争夺肉身。


后来,斯塔克占据肉身,铅笔成为他的武器。从头到尾,斯塔克用的都是贝洛黑美人铅笔。斯塔克最爱的黑美人铅笔最早出自布莱斯德尔铅笔公司旗下,后来经收购兼并,归入贝洛铅笔系列。如今,斯塔克爱用的黑美人已经停产——与之最相似的只有比百美的米拉多黑武士系列铅笔,“世上写字最顺滑的铅笔——绝对保证!”

 

《黑暗的另一半》


《愤怒的葡萄》作者斯坦贝克每次找到心仪的笔,就会一下子买上几十支。他用过布莱斯德尔-计算器牌的铅笔,也用过埃伯哈德-辉伯-蒙古480铅笔(墨非常黑,笔尖不易断),不过他最爱黑翼(Blackwing)602铅笔:

 

我找到一种新铅笔——目前为止最好用的笔。当然,它比普通铅笔贵三倍,可它的笔芯又黑又软还不容易断。我想我会一直用这种笔。这种笔叫黑翼,写起来果真如同在纸上滑翔一般。

 

黑翼(Blackwing)602铅笔


黑翼不仅仅是斯坦贝克的心头好,与弗兰克·西纳特拉合作的著名编曲人纳尔逊·里德尔也钟情于黑翼铅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他最后一本小说《瞧这些小丑》中也提到了这支铅笔(你轻柔地转动着一支黑翼铅笔,我爱抚着它的各个侧面)。不过黑翼铅笔虽受众星追捧,但还是在1998年停产了。

 

此外,大导演库布里克是一位狂热的文具收集者,经常去当地的莱曼文具店添置文具。梵高、毕加索、海明威和布鲁斯·查特文都爱用MOLESKINE的笔记本。维克多·雨果是羽毛笔的拥趸,他认为钢笔简直就是“针”,遂弃之不用。

 

不过,他们都不如赫伯特·斯宾塞厉害,这位因“适者生存”为人们所熟知的哲学家在自传中声称自己发明了“订书图钉”,可惜很少有人知道他“发明家”的身份。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第四章



2

明信片早期的历史——一个大写的“污”


小时候,每次全家出游,我总会给自己寄一张明信片。这是一种延时自虐行为——我知道我得到家才能收到明信片,而届时假期已经结束。明信片就像一个时间太空舱,我自己寄给自己。

 

不过,给自己寄明信片的不止我一人。从图画明信片诞生之日起,就有人这么做了。1840年,第一张明信片寄出,收信人是伦敦富勒姆的西奥多·胡克骑士,寄信人是伦敦富勒姆的西奥多·胡克骑士。胡克明信片上的图片是手绘,随着寄明信片越来越流行,到19世纪末,人们开始在明信片上印刷图案:图案明信片的时代到来了。

 

有个法子能使寄明信片变得更有意思,那就是选正面印着情色笑话的明信片。20世纪上半叶,“情色明信片之王”这一封号当属唐纳德·麦吉尔所有。


唐纳德·麦吉尔


1941年,乔治·奥威尔在评论艺术家的散文中这样描述麦吉尔的明信片:

 

文具店窗口放着这些“连环漫画”,一两个便士就能买到的明信片,正面画着一系列穿紧身泳衣的胖女人,笔触粗简,用色糟糕,大多是篱雀蛋的颜色和邮局红。

 

一名女园丁弯下腰后露出了粉色的内衣,两个男人死死盯着,其中一人还称赞她的粉色内衣好看。



连续数十年,英国的海边都能买到这套明信片。

 

麦吉尔是文具商的儿子,1875年出生在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上学时,麦吉尔是个热衷体育的运动员。可在十七岁时,他在橄榄球比赛中出了意外,左脚被截肢。幸运的是,除了打橄榄球,麦吉尔还有别的才能:他是个天生的画家。他办过一个小型展览,展出其比较严肃的画作,引起商人约瑟夫·阿舍尔的注意。阿舍尔收购了麦吉尔部分画作的版权,将画印在卡片上出售。可惜,这些画不怎么受欢迎,阿舍尔只能以廉价卖掉存货。但当他开始卖印着麦吉尔那些“轻画作”(情色卡通,人们如今对他的印象也是如此)的卡片时,一下子就成功了。

 

可是,尽管他的设计越来越受欢迎,他每幅卡通画所获利润仍旧微薄。其中有个设计,一个小女孩跪在床边祈祷,旁边有条狗在拽她的睡衣,图画上方有行字“主啊,待会儿我踢费多的时候,请原谅我。”印着这个图案的明信片卖出了几百万张,麦吉尔却只赚了6先令。

 

“感谢上天,总算有男人来减轻我的负担了。”



奥威尔在描写麦吉尔的散文中说他是“聪颖的制图员,画人物时有点现实漫画的味道”,他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那是一类作品的极致典范。奥威尔说,“低俗得无以复加”、“始终很猥琐”、“用色丑陋”以及“毫无精神境界可言”是麦吉尔明信片的典型特征,其中有一部分,“10%左右,比现在英国卖的任何明信片上的图案还要下流得多”,几乎是文具店窗口的非法陈设。

 

可对麦吉尔的不少粉丝而言,吸引他们的正是这份猥亵。

 

“不好意思,女士,您介意把它们放到一边吗?” 



在他整个职业生涯中,始终不能避免因为下流而受到控告的威胁。


当地各机关的审查委员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于1954年将他送上林肯刑事法庭。麦吉尔因为一系列明信片画作(其中一张是:跑马场上,一位朝着赌马徒走过去的女人,说着“我赌最受欢迎的那匹马赢。我亲爱的给了我一英镑干那事儿!”)遭受指控,称其违犯了1857年制订的《淫秽出版物法》。法庭罚他缴纳50英镑罚款(外加25英镑诉讼费)。该判决一出,明信片制造商突然意识到自己面临的风险,不少小公司开始收敛,用一些比较规矩的图案(结果宣告破产,因为那些乏味的设计卖不过情色明信片,看样子,相较于避免带坏纯洁的大众,明信片制造商更愿意迎合大众对低级淫秽明信片的需求)。

 

1957年,麦吉尔向下院特别委员会提交证据,因为《淫秽出版物法》有所改动。尽管新法更加宽松,以至于1960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这本书也得以解禁,但是情色明信片的时代就此告终。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第七章



3

谁把橡皮戴在了铅笔的头上?


大卫·林奇执导的电影《橡皮头》中有这样一道场景:亨利的脑袋突然掉落在地上,一个小男孩捡起他的脑袋,跑去一家工厂。工人拿空心钻从亨利的脑袋里钻取了一块圆柱条,放进机器里。机器呼呼作响,传送带载着一排铅笔穿过机器,从亨利脑袋里取出来的圆柱条被切割成小块,固定在铅笔的一头,成为橡皮(“橡皮头”一词由此而来)。


最终,机器吐出成品,操作员拿起一支笔,削尖笔尖,在纸头上随手画了一道线,然后用橡皮头来擦。测试完,他点了点头说:“还不错。”亨利的脑袋可以制造出好用的橡皮擦,小男孩也为此得到了一笔钱。不过,橡皮擦并非由此而来。

 

《橡皮头》剧照


千百年来,真正用来制造橡皮擦的材料名称不一——生橡胶、三叶胶、黑胶、科伊克凝胶。这些材料取自各种长于热带国家的植物汁液,最早用这些材料的是奥梅克人。当时,这些材料主要用来制造坚硬的球,用于美索美洲一项十分残酷的球类运动。奥梅克人混合卡斯蒂利亚的橡树浆与番薯属植物的汁液,制成结实而有弹性的橡胶条,这些橡胶条可以盘成球,还可以用来制造防水布或是简单的手工制品。

 

不过,西方世界对此材料一无所知。直到十五十六世纪,新大陆开始出现一些报告,阐述了这种材料的特性。十八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夏勒·玛丽·德·拉·孔达明和弗朗索瓦·弗雷诺看到了这种“新”材料的潜力。不过,直到十八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利用这种弹性树胶做铅笔上的橡皮头。

 

率先认识到这一点的貌似是英国文具商爱德华·奈恩。1770年,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在《思维认知理论与实践通论》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他已经“发现这种物质是擦除铅笔在纸上所留痕迹的绝妙材料”,并在脚注中注明:

 

因此,这种材料对作图工作者而言十分有用。数学用具生产商奈恩先生就在皇家交易所对面卖这个,一小块半英寸左右,卖3先令。据奈恩说,一块能用好几年。

 

显然,普里斯特利很喜欢这个从奈恩那里买来的东西,用它擦铅笔字又快又好,于是给它起了名字,也就是如今我们熟知的“橡皮”。

 


在那之前(实际上之后一段时间仍然如此),要擦除铅笔字,人们都用陈面包。甚至直到1846年,亨利·奥尼尔在《绘画艺术指南——如何使用铅笔、粉笔和水彩颜料》中还在告诉读者:


用铅笔画阴影时,需要用墨质较软的铅笔先浅浅地勾勒出轮廓,然后用橡皮或面包屑擦除画错的地方。

 

尽管如此,到19世纪,橡皮取代面包屑,成为人们擦除铅笔痕迹的首选工具,身处饥肠辘辘的人群之中的制图员们可算松了一口气。

 


19世纪30年代及40年代初,美国发明家查尔斯·古德伊尔想出一套进一步稳定橡皮擦性能的方法(纯天然橡皮遇冷变硬,容易断裂,遇热则会变软变黏)。古德伊尔在橡皮中加入硫黄,加压蒸煮,制出的橡皮擦更加耐用。硫化后的橡皮擦迅速在文具界占据一席之地,1858年铅笔和橡皮擦合二为一。1858年3月30日,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海门·L. 李普曼设计出“铅笔与橡皮擦结合体”,获美国专利19783。李普曼的设计包括一支“普通的”铅笔,只不过只有3/4是铅笔芯,剩下的1/4是一截橡皮:

 

这种铅笔制造过程与普通铅笔无异,一端用于书写,另一端是橡皮,十分有用,可擦除线条、数据等等,不易弄脏,也不容易遗落在桌上。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第五章


而小时候妈妈和老师都经常“恐吓”我们:

不要啃铅笔头,铅笔含铅

吃多会变笨哦



那么,“铅笔含铅”的说法又是否正确呢?


penicillum这个词跟penis(意思是“尾巴”)源自同一个拉丁词词根,是一种细头画笔,用来创作精细的书画作品(画笔用的毛来自动物尾巴。幸好,我们的目的看起来还算单纯,否则,我们真该为此残忍之举脸红),由此,penicillum演变为古法语词pincel,最终进入中世纪英语,变成pencil。不过,直到16世纪早期,pencil这个词才有了“铅笔”这层意思,在那之前一直指画笔。


这里的“铅”也有误导性——古希腊和古罗马人用的尖笔是用铅做的,而我们用的铅笔并不含铅。值得庆幸,因为铅的毒性很强,不适合用来做小学生使用的铅笔(除非你不喜欢那些小孩)。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第四章




4

图钉为何头戴窄帽?


图钉头的装饰可以用来增大摩擦力

而笔加上装饰

大概只是为了迎合人们的购物欲望吧


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里

贴着喜洋洋贴纸的铅笔销量极佳

还有那些在笔头处用弹簧连着装饰物的圆珠笔

同样受孩子们的欢迎



平头图钉是欧洲历史的产物,而美式图钉则是由新泽西州的艾德温·摩尔(Edwin Moore)设计于1900年。

艾德温·摩尔(Edwin Moore)


摩尔在摄影实验室工作,他对当时可用的图钉都不满意,一直想找个更加简便的方法来悬挂需要晾干的相片:


“可是我发现用这个东西有很多不便,用它戳进相片之后,不易拿稳,总是手指打滑,不是不小心撕坏相片就是会在相片上留下红色指纹。而且洗照片的液体会腐蚀钉子和金属铁帽,在照片上留下污点。”

 

摩尔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给图钉加个柄”。小小的钢针顶上戴着顶精巧的玻璃帽子。他还曾建议再把针顶弱化,“适当装饰”一下。为此,他还做了个猪/狗/熊脑袋(图片不清晰)的小模型来做阐释。


离开摄影实验室之后,摩尔拿出112.60美元的私人资金,开始经商,生产他设计的图钉。他晚上生产图钉,第二天早上拿出去卖。接到的第一笔订单只有144个,赚了2美元。不过他很幸运,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没过多久就接到了来自伊士曼·柯达公司价值1000美元的大订单。


摩尔公司(Moore)


接到订单后,他将赚到的钱再次投入生产,同时加大力度做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第一支广告刊登于1903年出版的《女士家庭杂志》(The Ladies' Home Journal),广告费高达168美元,他的公司因此迅速腾飞。


实际上,摩尔美式图钉公司至今仍在营业,主要生产“小玩意儿”,例如带编号的圆头图钉(长长的细针柄上顶着一个圆形图钉头)、Pic-Sure-Stay(注册商标)牌和Snub-It(商标)牌的相框悬挂钩、Tacky-Tape(注册商标)牌高温密封胶带,当然了,还有自家的摩尔美式图钉(不过可惜,早期的玻璃帽图钉已经停产)。如今,摩尔美式图钉还有塑料头的、铝头的和木制头的,还有一种细图钉(Thin Pin,扁平版的美式图钉,可以弯曲90度后夹资料,因而不用把纸戳穿)。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第一章



5

被修正液改写的流行音乐史


你知道门基乐队的主唱是谁吗?

有些朋友可能会听说过,是迈克尔(Michael Nesmith)

那你知道迈克尔的妈妈本可以比迈克尔更有名吗?



20世纪初期,打字机越来越常见,人们需要改正打印错误的办法。要擦掉打印出来的一段字迹,需要更加坚硬粗糙的橡皮擦。为保精确,橡皮擦做得很像放大版的扁硬币,便于单次擦掉个别字母。橡皮屑掉进打字机会致使机器卡住,所以,圆盘状的橡皮擦上往往附有长刷子——克拉斯·欧登伯格创作了“大号打字机专用橡皮擦”这一艺术作品来赞美这种橡皮擦设计,作品现存于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

 

克拉斯·欧登伯格(Claes Oldenburg


当然,打印出来的错字是没法彻底擦干净的,你只能掩饰它,把它藏起来或者遮住。贝蒂·麦克默里17岁离开学校,申请去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律所当秘书,尽管她不会打字。她很幸运,得到了这份工作。1942年,贝蒂结婚,第二年生下儿子迈克尔。这段婚姻并未持续多久。不过,她工作努力,坚强不屈,1951年就成了达拉斯得克萨斯银行与信托公司的总秘书,但她的打字水平依然不怎么样。

 

好在贝蒂找到了解决方法。圣诞节,为了多挣点钱付账单,她主动留在公司加班,装饰银行窗户的时候,她看到油漆匠在刷招牌,“油漆匠从来不把旧字母擦掉,只会再刷一遍漆,遮住错字”,贝蒂后来写道,“于是我决定用油漆匠的办法。我从瓶子里倒了点水基颜料,拿上水彩笔,去了办公室,用这个东西涂掉了我打的错字。”过了几天,同事们也来找她借这个用,她从中看到了新产品的商机。在儿子迈克尔的一位化学老师和当地一位油漆商的建议之下,她花200美元请一位化学研究员帮她研发出了含溶剂的配方,比之前的水基颜料干得更快。新配方改名为“液体纸”,申请了专利,贝蒂不仅在朋友和同事中售卖,还走向了外部市场。

 

她在车库里搭了个小型生产线,迈克尔每个月帮她装几百瓶“液体纸”,用的瓶子都是番茄酱瓶。1957年,一家杂志报道了这一产品,产品月销售量超过了1000瓶。虽然产品需求量增加了,但贝蒂并没有辞去银行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被开除了。十分讽刺的是,她被开除,是因为打印错误。有封信需要打印出来给老板签字,信上应该打印银行的名字,可她打成了“液体纸公司”。游戏结束。

 


丢了银行的工作后,贝蒂全身心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之中,但成功总是来之不易——更何况迈克尔也不在她身边帮忙了。1965年,迈克尔看到广告,有部新电视剧因角色需要,招收民谣或摇滚乐音乐人或歌手,他去面试了,成为门基乐队的一员。

 

到1968年,贝蒂的公司每天生产一万瓶液体纸,当年总产量超过100万瓶。随后几年,公司更是蒸蒸日上——到1975年,年产量达到了2500万。四年后,吉列公司以475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贝蒂的公司——直到2000年,每卖出一瓶液体纸,贝蒂都能得到一份利润。

 

不过,最后,贝蒂的儿子名声大噪,相比之下,她黯然失色,她的发明和从商能力只不过是酒吧竞猜机里一条冷知识问答的答案罢了。


门基乐队主唱迈克尔(Michael Nesmith)


1980年,贝蒂去世,迈克尔继承了2500万美元——这笔钱帮他实现了办“流行音乐剪辑(Pop Clips)”节目来播放音乐视频的愿望。这个节目无意之中促成了后来的“全球音乐电视台”(MTV)的产生。视频兴盛,音频歌手失意,这都是修正液赞助的。


——《文具盒里的时空漫游》第五章



编辑:罗婉  黄佳怡




亲,你可能还对以下信息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信息


什么是心理学,人性实验、玄学解梦还是最强大脑?你不喜欢的每一天都不是自己的如果是真爱,每天都是诗词大会每逢佳节“胖三斤”,还不赶快吃点素压压惊我们都会看,但我们会观察吗?春节已过,给你一味治疗思乡难回的药看不懂《降临》? 可能是因为你懒而已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